Workflow
从航天到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的百亿价值
300024机器人(300024) 钛媒体APP·2025-04-14 08:29

彼时,六维力传感器还是一种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仅限于尖端军工和航天领域的专业设备。随着制造 工艺的精进和微电子技术的飞跃,这种曾经"高不可攀"的技术正迅速小型化、低成本化,从航天领域走 向工业自动化,并在最近几年,悄然进入了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感知系统。 为什么一种源自航天领域的高精度传感器会成为人形机器人的关键组件?答案在于人机交互的本质。 人类在与物理世界互动时,依靠的不仅是视觉和听觉,更关键的是触觉反馈。当我们拿起一个鸡蛋,既 不会捏碎它,也不会让它滑落,这种精细的力控能力源于我们手指末端无数的触觉感受器。 人形机器人要实现类似人类的灵巧操作,就必须具备同样精确的力觉感知能力。六维力传感器恰恰能够 提供这种全方位的力和力矩信息,让机器人"知道"它对物体施加了多大的力,以及这些力在空间中的分 布状态。这种能力对于机器人执行精细操作、维持平衡行走、以及安全地与人类互动至关重要。 近两年来,随着众多人形机器人项目相继亮相,这个原本小众的传感器品类突然成为投资界的关注焦 点。一方面是因为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成本结构中占比高达19%(根据特斯拉机器人预估),是 单一价值最高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另一方面,这一领域尚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