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抢抓机器人新机遇
在位于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二期的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工作人员通过遥操作的方 式控制机器人准确完成动作。经济日报记者杨学聪摄 上下游企业扎堆协作,数据训练中心落地加码……近年来,越来越多机器人相关企业加速布局,一步步 在京西拓展产业链条。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精心培育下,区内不少民营创新型企业站上具身智能的风口, 快速成长。 抓取、对准、放下,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被机器人用灵巧的五指准确倒放在另一个正立的矿泉水瓶 上。在位于石景山区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二期的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工程师们身着穿戴设备, 通过遥操作方式,控制机器人准确完成浇水、插花、搭积木、叠衣服等动作,在真实世界中采集数据。 睿尔曼最核心的产品是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和子公司微悍动力自主研发的关节模组。以工业协作臂为例, 在市面上,要实现5公斤负载,设备自重需达20公斤至25公斤,而实现同样负载的睿尔曼机械臂自重只 有7.2公斤。睿尔曼通过设计和工艺的改进,让关节模组有了更大的扭矩。 如今,更通用易用的机械臂已经让越来越多科幻场景成为现实。比如,四足机械狗装上机械臂,就让巡 检器有了操作能力,能够在人力不可达的地方发挥更大作用;与无人机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