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8项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打造北京服务
北京青年报·2025-04-16 09:53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推出28项工作举措,助力提升首都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 [1] 多项服务企业新政今年落地 - 制定发布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登记注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提升登记注册规范化水平 [2] - 研究出台北京市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规定,针对特定场景释放更多场所资源 [2] - 制定《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办法》,探索建立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试点,将知名商业标识纳入保护信息库 [2] - 发布《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对企服务事项清单》,集成涉企服务事项,汇聚惠企服务资源 [3] - 优化住所智能校验服务,校验通过的经营主体可免交书面住所证明材料 [3] - 修订《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调整食品经营者细分类、优化审查要求、拓展免现场核查经营项目范围 [3] 非现场检查占比将超过五成 - 推进智慧监管等方式应用,推动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50%以上,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4] - 完善“扫码检查”工作机制,形成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执法检查公开透明 [4] - 扩大“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以“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纳入更多优质经营主体 [4] - 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共享 [4] - 已完成年报补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移出异常名录,实现信用修复“免申即享” [4] 制定轻微违法行为轻罚清单 - 构建市场监管领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对涉企收费等风险开展监测预警,提高精准监管能力 [5] - 推行柔性执法,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减轻处罚清单,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5] - 运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方式,体现执法温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