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海|威海实施19条措施,加力海洋经济发展
大众日报·2025-04-18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威海实施19条措施加力海洋经济发展,今年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 [1][2] 2024年威海海洋经济情况 海洋生产总值 - 达到1426.6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提高到38.2%,较上年度提高1个百分点 [2] 海洋一产 - 聚焦水产种业、海洋牧场和远洋渔业,全市水产品产量341.6万吨,同比增长4%,荣成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 [2] 海洋二产 - 聚焦水产品加工、船舶与海工装备和海上风电装备制造 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265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2.3% [2] - 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268.1亿元、利润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9.8%,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乳山半岛南U场址1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6个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乳山海上风电装备基地年产值持续突破100亿元 [2] 海洋三产 - 聚焦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和涉海金融,推出近30条主题线路和网红打卡点,小石岛 - 刘公岛 - 鸡鸣岛 - 海驴岛海上旅游航线全线贯通 [3] - 2024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54.7万TEU,旅客吞吐量130.8万人次,同比增长3.9%和19.6% [3] - 银行机构金融支持海洋经济贷款余额397.3亿元,较2024年初增加122.4亿元,增幅44.5% [3] 今年威海海洋工作举措 科技引领 - 推出提级海洋科创平台、攻坚海洋产业瓶颈、引育海洋高端人才等3项措施 [4] - 提升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科创能力,年内吸引海试单位开展重大试验40次以上,落地转化海水淡化装置、海空天一体化设备等技术成果,建设海洋碳汇数字化平台 [4] - 培育海参、牡蛎等传统优势品种优良性状,扩大白海参、海马等特色高值品种育苗规模产能,加强黄条鰤、三文鱼等深远海适养品种引进和技术攻关 [4] - 解决制约高端客滚船智能建造、海参副产物资源利用、水下机器人制造等方向技术难题 [4] - 推进产教融合协同,精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4] 优化产业体系 - 推出10项措施,推动渔业生态化、智能化发展,海洋制造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海洋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4] - 全市水产种业产能力争突破700亿单位,产值30亿元以上,保持在全省、全国领先地位 [4] - 实施95个海洋预制菜和精深加工项目,力争全市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增加值超过230亿元 [4] - 实施53个船舶与海工重点项目,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向“研发—设计—制造”全链条延伸 [4] 要素保障与安全防线 - 推出6项相关举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