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不光有长虹(600839.SH),这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城市科技产业基础 - 绵阳在国防军工、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积淀了丰富的科技硬实力 [1] - 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推动大量国防军工、能源重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入川 中物院、气动中心、航发624所等国家级机构落地绵阳 [5] - 城市拥有毫米级地表沉降探测能力的"绵阳星座"卫星系统 为灾害预警与应急救援提供支撑 [1] 企业技术创新成果 -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铝盖板玻璃应用于全球25%的手机(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使用) [1] - 四川长虹自主研发全球首台-180℃超低温冰箱 可实现30至60年生物细胞长期保存 [6] - 长虹首创X射线Flash放疗设备 将传统一个月放疗疗程缩短至数次 单次治疗时间1秒 预计年内完成临床试验 [6] 产业链发展现状 - 四川长虹从军工企业成长为综合型千亿跨国集团 产业覆盖智能家电、核心部件、ICT服务、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11] - 华尔科技实现从硅砂到晶硅再到芯片封装的完整产业链 芯片封装流程从原本数天至十余天缩短至最快24小时 客户包括戴森等国际高端品牌 [11] 产业竞争力评价 - 绵阳在核技术、激光技术、机器人技术及芯片材料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全面布局 产业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具竞争力 [11] - 城市被认定为机器人、人工智能、核医学等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 科技潜力被严重低估 [11] - 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和科技支点 绵阳有能力在各种局势下支撑国家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