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张节目单,为何变来变去(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2025-04-23 05:52

只有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按需调整"文化菜谱",烹制出的"文化大餐"才有滋味、对口味、耐 回味 敲定一张基层演出的节目单,有多难?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江苏省"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首次开进镇江市后白镇二圣村,根据实际调整了节目单,可台下村民似乎 对一些精心选择的节目并不满意。原来,他们最爱的戏曲没听过瘾。了解到村民的真实需求后,团队在 后续的演出中加了3场折子戏。 "变来变去"的,不止于此。宿迁市沭阳县的村民提出要听苏北琴书、淮海戏,节目就根据"点单需求"进 行调整;露天演出的现场环境较为嘈杂,室内剧场较为安静、设备齐全,演出得依据现场条件应变;一 些地方的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演出于是加入了更多相声、木偶表演等趣味性强的节目…… 这么大费周章,为了啥?答案藏在座无虚席的演出现场,藏在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叫好声中。一张 张"变来变去"的节目单,写照着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价值旨归,背后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 机制的不懈追求。 如今,乡村的"文化餐桌"日益丰富,文化下乡这道"大餐"如何更合胃口、更受欢迎?类似的实践探索有 着借鉴意义。如同厨师做菜,既熟悉食材的特性,又懂得食客的偏好,才能烹饪出让人赞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