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航天保险业务发展 - 公司自1991年起持续为中国航天项目提供保险保障 包括承保亚太通信卫星等国际项目[2] - 1995年亚太二号卫星发射失败后50天内完成1.62亿美元赔付 比国际惯例提前50天[2] - 作为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核心成员 覆盖90%以上国内航天项目 包括长征系列火箭及风云气象卫星[2] - 2004年首席承保风云二号C卫星发射及在轨险 开启市场化运作新阶段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65亿元人民币[2] 商业航天保险创新 - 独家承保快舟火箭12次发射任务[2] - 为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提供发射险及责任险[2] - 首席承保吉林一号星座一箭41星高难度组网任务 覆盖商业卫星全生命周期风险[2] 卫星技术保险应用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 运用卫星遥感与GPS定位实现大型工程全周期动态管理[3] - 2021年河南暴雨灾害中通过卫星影像72小时内完成90%车险赔付 效率提升300%[3] - 采用DInSAR技术以毫米级精度监测地表形变 构建卫星遥感+地面监测+BIM模型三位一体网络[3] - 在轨道交通项目中成功预警隧道沉降 将风险处置窗口提前60天 赔付率下降45%[3] 技术赋能保险场景 - 风云卫星数据用于农业险精准定价 北斗导航赋能物流险动态风控[3] - InSAR技术开辟工程险预防性服务新模式 近三年减少潜在损失超20亿元[3] - 将航天技术深度植入保险场景 实现从风险承担者到风险管理者的跨越[3] 战略发展方向 - 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为目标[4] - 在科技与金融交汇点持续开拓 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更坚实风险保障[4] - 持续探索卫星技术赋能百业的无限可能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