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旨在系统性地推动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深化改革,通过压实主体责任、提升专业水平、引导职业化发展等多维度措施,建立科学、公平、有效的营销体制,以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2] 改革背景与目标 - 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自1992年引入,当前人身险行业个人代理人队伍规模为200余万人,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群体 [1] - 改革背景包括行业主动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及外卖、快递等灵活就业兴起导致代理人队伍出现阶段性下降 [2] - 改革目标是培养一支笃守诚信、具备专业知识、能提供优质服务的高素质保险销售人才队伍,以应对机遇与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专业化转型措施 - 《通知》将加快销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发展列为核心任务 [3] - 要求保险公司强化销售人员全流程管理,完善招募选任、岗位培训、行为管控、考核评价等制度体系,以增强其合规意识、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3] - 要求依法依规做好销售人员诚信信息登记及管理,确保程序规范、内容真实准确 [3] 职业化发展与激励机制 - 着重强调优化代理制保险销售顾问的管理机制,要求公司构建支持其长期服务的组织架构、晋升体系和佣金薪酬制度 [4] - 对于团队内的销售顾问,应精简队伍层级,科学合理发放佣金,推动销售利益向一线销售顾问倾斜 [4] - 对于独立代理人,应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佣金激励制度,加强成本风险管控,杜绝层级利益 [4] - 为提升留存率,建立与业务品质、服务质量相匹配的佣金递延发放机制,例如缴费期5年至10年的保单佣金发放不少于3年,10年及以上保单不少于5年 [4] 职业荣誉与福利保障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销售人员职业荣誉评价体系 [5] - 当前许多销售人员以MDRT等国外体系为目标,但其以保费和佣金收入为主要标准,评价维度片面 [6] - 新体系旨在将客户长期满意度、公司综合考评等服务质量指标与销售业绩并重,全面衡量销售人员能力 [6] - 要求保险公司推动支持销售人员按灵活就业政策参加社会保险、办理居住证等,提升其福利保障水平 [6]
引导保险销售人员向职业化发展 个险营销体制迎重大变革
中国经济网·2025-04-24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