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主导与人才集聚 - 依托全国单体最大平价海上风电产业,打造四大科创基地,包括新能源实训基地、风电叶片技术创新示范基地等,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30余人及青年科技人才500余人[3] - 推动恒邦矿冶、玫德集团等冲击百亿目标企业建立全过程人才育留机制,2024年仅恒邦矿冶项目即招引青年人才400余人[3] - 通过与技工院校和智造企业合作拓展技能赛道,近年来培养高技能人才1.2万人,并计划在2025年新增自主评价企业40家,预计培养技能人才800余人[3] 科研平台与成果转化 - 借助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等站地平台,累计引进全职博士后17名,并通过柔性引才方式为威茗茶业等企业引进博士12名[4] - 利用海洽会、留创大赛等赛事平台实施精准联姻,吸引产业人才127名,并在2024年山东省创业大赛中获得1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4] - 依托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科学研究院等院校平台引育青年人才300余人,并有效衔接3万在校生与本地产业需求,使毕业生留乳率连续多年增幅超5%[4] 乡村振兴与人才赋能 -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挖掘原乡人才,挖潜出65名乡村好青年,助力高效农业等“新六产”发展,带动富民增收2.6万余人[5] - 激活返乡创业热情,涌现一批“新农人”项目,并通过跨村联建等方式打造规模化产业片区,回引大学生46名[5] - 引入新乡人“乡创客”流量,强化创业街区载体功能,依托银滩新城区吸纳力吸引2万余青年群体创业就业[6] 人才服务与留居保障 - 创树“理想之城.筑梦乳山”招引品牌,2023年以来开展校园专场招聘40余次,共建校园青年就业服务站6处,累计引进青年人才2933人[7] - 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800万元,开展政策宣传及招聘活动20余场次,为800余名青年大学生申领补贴1200余万元[7] - 组建“人才服务联盟”涵盖79项服务,发放“乳山青才卡”188张,并在现有1处青年驿站、2处优徕社区、73套人才公寓基础上,今年再建设人才公寓100套[7]
四轮驱动聚势赋能“新质力”,构建青年人才发展“微生态”
 齐鲁晚报网·2025-04-24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