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低空经济行业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无人机、直升机等各类航空器的应用场景 [1] - 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超900亿元,无人机载货77.6万架次、开通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2.8万架次,规模全国领先 [4] - 预计2030年建成城市空中交通(UAM)网络,可能诞生"空中出租车"等新业态,目标成为全球标杆城市对标硅谷、慕尼黑 [2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南山区贡献全市61.11%产值(550亿元),宝安区占11.89%(107亿元),龙岗区占11.11%(100亿元) [6] - 2014-2024年深圳新增低空经济相关企业5314家,2025年Q1新增59家 [8] - 已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无人机集群表演、物流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等细分领域 [10][17] 产业链构成 - 上游:飞行器设计/原材料(碳纤维等)、飞控系统(导航/通信)、任务载荷(摄像机/感知系统) [10] - 中游:整机制造(消费级/工业级无人机)、低空飞行服务(物流/巡检) [10] - 下游:应急救援、城市服务、农业植保、文旅表演等"低空+"融合场景 [10] 政策支持体系 - 2022年《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低空"五张网"(设施/航路/通信/气象/服务网) [16] - 2023年出台20项支持措施,对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 [16] - 宝安区计划2025年实现基础设施国内领先,龙岗区对低空经济研究平台提供落户资助 [16] 竞争格局 - 龙头企业包括大疆创新(物流无人机专利)、道通智能(电力巡检无人机)、大漠大智控(集群表演系统) [19] - 联合飞机专注工业级无人机,微至航空主攻无人运输机,边界智控开发eVTOL飞控系统 [19] - 全市超5000家相关企业,形成总部研发中心、智造中心、验证中心三大功能集聚 [17] 未来趋势 - 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宽驱动产业链融合 [20] - 正在探索城际飞行、跨境飞行及eVTOL跨湾飞行,加速绘制"空中版图" [21] - 发展模式依托"政策红利+产业链+应用场景"三重优势,将输出国际技术标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