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播现场会背后的绿色之变
新华社·2025-04-27 10:41
设备发出"嗡嗡嗡"的声响,经过科学配比的水肥经由滴灌带输送到田间。参观的人群顺着滴灌带的走向散开,有人俯身查看滴孔滴液是否均匀,有人感 叹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改变。 无膜浅埋滴灌、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玉米密植精准调控……4月25日,一场春播现场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田间地 头开展。这场现场会上,节水、环保、智能等特色突出,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增产"绿科技"。 "去年我们种玉米使用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节省了地膜成本,残膜污染土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土默特左旗飞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陈志鹏站在铺 设好的滴灌带旁给大家讲解。 在他脚下,滴灌带埋入耕地表面以下约5厘米,地上不再像往年一样铺地膜。陈志鹏蹲下身子,伸手抓起一把潮乎乎的泥土,"浅埋滴灌照样保墒,粮食 产量、生态效益双提升。" "滴灌带能回收,比地膜省钱""再也不用为地里的残膜发愁了,今年我也试试"……陈志鹏的介绍引起大家讨论,有人蹲下身子丈量滴灌带间距,有人掏 出手机拍摄滴灌带铺设细节。绿色的增产技术,让很多人跃跃欲试。 "选用耐密植、抗倒伏的种子,分次精量进行水肥一体化滴灌……"活动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如向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