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农业“芯片”解锁“科技开花”
扬子晚报网·2025-04-27 21:4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高档花卉、中草药、果蔬等植物组织扩繁,并建立新品种种质资源圃 [1] - 通过组培技术实现从细胞到成苗的全过程,无需依赖太阳和土壤 [1] - 采用茎尖、叶片等外植体进行无限复制,培育出的种苗抗病性更强、生长整齐、品质稳定 [5] - 已建成种质资源库涵盖70多种蝴蝶兰、铁皮石斛、蓝莓等作物,并研发个性化培养基配方 [3] - 通过定向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完整的组培技术及产业链种植技术体系 [3] 生产规模与效率 - 年产量高达100万株,一年四季每天都有新苗"下线" [3] - 组培苗亩产量提升30%,产品溢价达35% [5] - 开花周期缩短近半,仅需两年半即可上市 [5] - 未来三年年产能将扩至300万株 [5] - 近期进入出苗期的100万株种苗中,60万株将发往江浙沪花卉基地 [3] 技术创新与合作 - 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研究生工作站 [3] - 数字技术精准调控光温水气,能耗较传统大棚降低 [5] - 无菌环境实现零污染排放,彻底摒弃高毒农药 [5] - 构建"种质创新—快速繁育—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条 [5] 市场应用与产业影响 - 组培技术破解传统育种中品种退化、病毒积累的行业痛点 [5] - 重点攻关海安地产芋头等特色果蔬的品种创新,为本土农户提供高附加值种苗 [5] - 带动产业二次增收,实现科技红利与农业结合 [5] - 生物技术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