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会,从田野中“长”出来
人民日报·2025-04-28 06:11
白日耕作、夜晚读写,是宁夏西海固许多农民作家的生活方式。吴忠市红寺堡区玉池村村民马慧娟只有 初中学历,10余年来坚持用手机写作,按出了300万字,出版了8本书,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贵州省贞丰县丰茂街道珉城社区,"大山小爱"团队运营的 图书馆内,社区居民和孩子一起读书。 "大山小爱"团队供图 "当一个庄稼人,种好了她的庄稼,诗歌自然而然就从她的田野里生长了出来……" 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分论坛乡村阅读"故事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台上,来自甘肃省武威 市的农民诗人裴爱民用方言朗读了专门为这次活动创作的诗《给阅读的情书》。 宁夏"拇指作家"马慧娟、甘肃"读行侠"朱彦军和"田鼠大婶"裴爱民3名农民作家分享了阅读故事。3个人 都曾面临"农民读书有啥用"的质疑,他们用多年的坚持和热爱证明:阅读点亮梦想、改变人生。 孩子们口中的"老师",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大山小爱"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周蓓蕾及其公益 团队的成员们。从事乡村教育公益14年,周蓓蕾发现,"小朋友的学习、理解、表达等很多能力都和阅 读有关系。打开乡村教育的大门,阅读是最好的钥匙。" 2019年以来,"大山小爱"开启了社区教育的探索,在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