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张欣:如何牢牢掌握AI治理主动权
环球网资讯·2025-04-28 07:16

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 -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国际竞争格局,具有颠覆性力量 [1]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1] -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 行业发展优势与机遇 - 中国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完备产业体系、广阔应用场景和巨大市场空间,为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创新提供独特优势 [2] - 人工智能可赋能千行百业、优化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福祉、加速科研突破,应用前景无限广阔 [2] -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 技术治理框架 - 需构建覆盖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的治理体系,实现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 [3] - 中国已建立算法备案制度,对深度合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服务实施动态追踪管理 [4] - 采用分级分类监管框架,根据不同场景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应急处置策略 [4] - 探索"软硬法协同"治理模式,释放多元化治理效能 [4] 技术发展核心原则 - "安全"是底线要求,需防范技术缺陷和外部滥用风险,保障个人及国家安全 [3] - "可靠"是稳定保障,确保系统在关键领域能持续可信运行 [3] - "可控"是主导前提,要求人类始终保持对技术研发部署的主导权 [3] 国际竞争态势 - 个别西方国家将科技问题政治化,实施技术封锁和"小院高墙"策略,加剧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不确定性 [2] - 中国治理经验为全球应对人工智能挑战提供可借鉴的制度工具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