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救回投标资格
深圳商报·2025-04-28 08:53
政策机制创新 - 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推出“政策精准直达+保姆式服务”新机制,通过大数据筛选和定向短信提醒企业[1] - 该机制打造全流程服务闭环,解决企业“不会办、着急办”的痛点问题[2] - 实施“一口受理、一次告知、一日办结”机制,企业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0%[2] 服务成效与规模 - 今年以来通过大数据筛选向9112家深圳企业发送定制化短信,其中1000家有上市及融资需求的企业收到信用报告指引,8112家存在行政处罚记录的企业收到修复路径提示[1] - 短信提醒唤醒“信用意识”,156家企业迅速响应,累计提交信用修复申请616次[1] - 信用修复申请累计达8.35万件,最近一月受理2619件[2] - “无违法违规版信用报告”自2023年底上线,已累计服务3410家企业,开具报告5466份[3] 企业受益案例与成本节约 - 某企业通过短信提示及时修复信用,成功中标省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成交金额达3.88亿元[1] - 某科技公司在中心专人辅导下高效完成信用修复,最终通过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审核[2] - 以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的举措已为企业节省经济成本近6000万元[3] - 2025年一季度有942家企业受益于该报告,节省时间成本超1.6万天[3] 报告应用与未来规划 - 开具的5466份信用报告中,用于上市的有2433份,用于融资的有307份[3] - 下一步计划在企业年报系统中展示无违法违规记录版信用报告查询方式[3] - 将持续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压缩信用修复材料审核时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