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11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新京报·2025-04-28 17:52

北京市体重管理服务现状 - 北京市44.91%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19家)提供体重管理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21%(76家)[1][2] - 2024年计划新增3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9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体重管理服务[2] - 医疗机构通过整合营养、内分泌、中医、心理等资源开设体重管理中心,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3] 精神疾病相关体重管理 - 北京安定医院开设体重管理与营养多学科联合门诊,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药物副作用导致的代谢异常[4] - 门诊主要服务三类群体:精神疾病相关代谢综合征患者、进食行为障碍患者、精神疾病复发高危人群[5][6] 政策与公共卫生行动 - 北京市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北京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体重管理目标及分工[7] - 2024年4月启动"营养专家入社区"项目,计划开展100场科普讲座推广健康生活方式[7]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启动全国"体重管理年"活动,目标三年内建立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8] 体重管理门诊设置标准 - 国家卫健委鼓励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9] - 门诊需配置儿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医师团队,综合实力强的医院可设肥胖防治中心[9][10] 医学减重服务特点 - 体重门诊通过医学检查诊断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提供个性化减重处方[11] - 医疗机构可开展药物处方、减重手术(如袖状胃切除)及科学生活方式干预[11][12] - 服务按BMI分级:BMI28以上需医学治疗,BMI>37.5推荐减重手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