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进民营经济,北京今年安排59条具体措施
新京报·2025-04-29 10:38

政策支持措施 - 北京市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包含7大部分25个方面59条具体措施 [1] - 政策重点包括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建设中试平台、参与绿色创新平台建设等 [1] - 全年安排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 [1][2] - 开展新一轮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发布统一轻微违法免罚清单 [1][2] 科技创新支持 - 支持民营企业建设1-2家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10家市级中试平台 [1][3] - 组织重点产业集群企业与国家实验室对接合作,布局新型研发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 [3]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推荐优质民营创新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3] - 支持民营企业建设智算中心,对采购自主可控GPU芯片企业按投资比例给予支持 [3] 区域协同发展 - 研究制定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措施,汇集津冀技术需求不少于300项,提供北京科技成果不少于400项 [3] - 支持民营企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拓展新空间 [3] 市场准入与营商环境 - 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落实"非禁即入"要求,破除市场准入门槛 [4] - 专项开展政策落实"回头看",解决隐性壁垒难题 [4] - 深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试点,时限缩短为60个工作日 [4]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境外展销展览活动,推动职业资格互认互通 [4] 金融服务支持 - 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6] - 为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5][6] - 优化并购贷、科技人才贷等措施,并购贷款承贷比例由60%提高至80% [6] - 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放宽至10年 [6]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万家,总营收突破1万亿元 [2]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