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年内或再增3000亿港元 被动投资与个人资金重塑港股生态
环球网·2025-04-29 14:0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一度突破40% [1] - 南向资金日均规模达82 8亿港元 较2024年日均增长138% [1]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达6 041亿港元 接近2024年全年流量的75% [3] 资金结构变化 - 被动型ETF与个人投资者加速接棒主动权益公募 成为行情重要推手 [1] - 内地可投港股ETF规模一季度末激增至1 790亿元 环比增幅达45% [3] - 3月单月ETF净流入234亿元 4月至今再增近350亿元 [3] - 主动权益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占比降至15 3% 较2024年底仅提升0 7个百分点 [3] - ETF持仓占比达18 6% 超过主动权益公募 [3] 持仓结构分化 - 新经济板块持仓占比从2024年四季度的71%跃升至79 3% [4] - 电商互联网 半导体 生物科技及媒体娱乐行业获大幅增配 [4] - 消费服务 能源 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持仓占比快速下滑 [4] - 前三大重仓股(腾讯 阿里 中芯国际)占前100大重仓股市值比例达39 8% 较2024年四季度提升5 3个百分点 [4] -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攀升至64 2% [4] - 阿里巴巴 中芯国际 腾讯及泡泡玛特获增持力度最大 [4] - 美团 中海油 比亚迪电子等遭减仓 [4] 南向资金增量空间 - 2025年全年累计流入或达8 000至10 000亿港元 [5] - 主动偏股基金持仓占比若提升至35%至40% 或贡献750至1 500亿港元 [5] - 险资权益配置比例上调至15%且港股占权益比例升至20% 或带来1 500至2 000亿港元增量 [5] 后市展望 - 恒指基准情形目标20 500点 [6] - 乐观情形或触及23 000至24 000点 [6] - 悲观情形或回落至18 000至19 000点 [6] - 配置策略建议关注三大主线:互联网科技股 内需相关顺周期板块 出口链板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