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 北京方案助力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经济网·2025-04-29 15:14
北京市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实施方案 - 方案聚焦北京市高精尖产业,从"发展新业态、提升创新能力、打造标杆示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13条举措,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 - 提出5种服务型制造新业态:"产品+服务+生态链""整机+数据+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系统集成""产品+个性化定制""生产+体验服务",推动延伸价值链[1] - 鼓励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研发及供应链管理能力[2] - 提出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梯度培育体系,发布典型案例集,引导企业探索新模式[3] - 强调培养"既懂制造又懂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搭建创新研发与产业化服务平台[4] 企业实践案例 - 曲美家居整合家装服务与制造能力,采用"产品+服务+生态链"模式,实现从消费者确认方案到工厂启动生产仅需8秒,支持200多类产品混合排产[2] - 依文集团建立数字化定制服务平台,前台实现3D量体到设计全流程数字化,中台通过C2M模式提高定制效率,后台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3] - 三一重工通过自研智能制造系统和云平台提升生产效率,并向供应链企业和客户赋能[3] 技术创新应用 - 工业物联网、智能排产等技术在曲美家居生产车间应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2] - 依文集团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于服装设计与供应链管理,形成智能设计、智慧服务、生态协同三大创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