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AI合成全红婵家人声音,这样的带货走火入魔了
新京报·2025-04-29 20:04

文章核心观点 AI合成技术被不法分子滥用,伪造公众人物形象和声音欺骗消费者,冲击消费市场信任环境,需规范其应用营造健康网络和消费市场 [1][2][4] 分组1:AI合成技术滥用现象 - 奥运冠军全红婵家人声音被AI合成冒用带货,多个账号用其家人声音介绍建房并携带商品链接,不少消费者已下单,全红婵家建房无官方回应 [1] - 此前明星刘晓庆、古天乐、张馨予等声音、视频被AI合成用于代言、带货,还出现AI造神医为贴牌膏药带货事件 [1] 分组2:AI合成技术滥用危害 - “全红婵家人事件”侵犯个人肖像权、名誉权及声音相关权益,伪造者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2] - 消费者因信任下单受骗,会蒙受经济损失并怀疑网络信息真实性,冲击短视频平台消费市场信任环境 [2] - AI合成技术滥用导致信息真假难辨,给监管带来挑战,易引发社会乱象,增加监管部门查处难度 [2] - 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快、范围广,难以控制,溯源和处理成本高,对传统监管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出更高要求 [2] 分组3:应对措施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为AI生成内容设定标识规范 [3] - 加大对侵权行为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4] - 平台要提升技术手段,识别和标注AI合成内容,清理虚假信息,封禁违规账号 [4] - 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不轻信、传播未经证实消息,不轻易下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