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电池”——软身材拥有硬本领
人民日报·2025-04-30 06:13
文章核心观点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创新柔性流体电池,有望为物联网设备提供能源解决方案,虽性能有不足但兼具实用性和生态友好特性,有望引发链式创新 [1][3] 分组1:柔性电池研发背景及优势 - 传统刚性电池体积大且无法适应复杂形变,约束电子设备形态设计和性能释放 [1] - 柔性流体电池质地如牙膏,拉伸两倍、充放电超500次仍可保持性能,能3D打印塑造各种形态 [1] - 柔性流体电池有望消除传统刚性电池设计限制,为可穿戴设备开辟创新应用场景,为万亿级物联网设备提供能源解决方案 [1] 分组2:柔性电池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将活性颗粒悬浮于电解质形成“流体电极”,解决“容量与柔性难以兼得”矛盾 [2] - 选择导电塑料和木质素作为电池材料,将木质素等副产品升级利用为高附加值商品,为循环经济做贡献 [2] 分组3:柔性电池现存问题及改进方向 - 电池电压为0.9伏,约为锂电池的1/4 [3] - 研究团队关注锌、锰等金属化合物,有望将电池电压提升至1伏以上,需重新设计电解质配方并保持电极柔性 [3] - 需解决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与规模化生产问题,计划提高氧化还原活性物质浓度与容量,开发大规模量产工艺 [3] 分组4:柔性电池应用前景 - 柔性电池在柔性电子领域可被塑造成任意形状,集成到衣物甚至人体中 [1] - 柔性电池技术兼具实用性和生态友好特性,有望在智能医疗、电子皮肤、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引发链式创新,促进人机深度融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