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强调落实中央要求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3] - 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水电、沙戈荒基地、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油气储备设施、LNG接收站、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5] - 鼓励发展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充电基础设施、新型储能等新业态新模式[5] 民营企业在能源领域的现状与作用 - 能源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营收总额占比接近三成,且在新能源领域创新引领作用显著[4] - 能源民营企业前100名中九成集中在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能源业务[4] - 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逆势增长[4] 市场化改革与公平竞争 - 能源行业持续推动市场化改革,形成以市场化定价为导向的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格局[6] - 《通知》从"能进入""愿进入""敢进入"三个维度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包括改革油气管网运销体制、优化电力设施许可机制等[7] - 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如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的报装接电成本、信息获取成本和金融成本[7] 政府服务与政策落实 - 优化能源投资审批流程,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统一办理前期手续[9]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公开检查事项和标准,限制检查频次以保障民营企业权益[9] -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利用国内外智库资源宣介能源政策[9] 未来发展与双向成就 - 能源需求持续强劲,到2035年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变任务紧迫,需调动全社会资源[10] - 国家建立制度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10] - 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需细化政策举措,主动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并解决困难[10] 行业前景与展望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趋于成型[11] - 民营经济在能源领域有望做大做优做强,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11]
政策解读 |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 空间广阔
中国电力报·2025-04-30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