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促进法》如何破除市场壁垒?怎样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解读→
央视网·2025-04-30 17:10

立法背景与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审议,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1]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写入法律,确立民营经济法律主体地位 [1][3] - 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重大方针政策 [3][9] - 法律草案由司法部、发改委等17家中央单位联合起草,经过2024年12月、2025年2月和4月三次审议 [5] 法律框架与内容 - 法律共9章78条,将民营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9] - 与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相衔接,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 - 吸收改革成果和实践经验,针对公平竞争、融资、科技创新等薄弱环节细化制度措施 [7]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 [14] - 要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透明,禁止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中排斥民营经济组织 [14] - 完善反垄断执法机制,预防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13] -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 [14] 科技创新支持 - 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15] - 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惩罚性赔偿制度 [15][17] - 推动产学研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营经济组织技术合作 [17] - 要求公共研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共享 [17] 权益保护与服务保障 -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民营经济组织合理诉求 [18] - 严禁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 [19][22] -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现象 [18] - 规定政府违约需赔偿损失,并对责任人追责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