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新华网·2025-05-01 06:01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审议 法典定位与意义 - 生态环境法典是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继民法典后具有重大意义 [1] - 草案系统梳理现行生态环境法律 提炼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 [1] 污染防治制度创新 - 将污染防治共性制度总结为通则和一般规定 成熟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 [1] - 建议增加土壤与大气 水 固体废物污染的统筹协同治理内容 [1]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强化 重点针对化肥农药使用问题 我国耕地面积大污染突出 [2] 生态系统保护升级 - 转变单一生态要素保护思路 突出系统保护理念 [2] - 建议严格规范生物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 防范国家安全风险 [2] - 需整合分散条款 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系统性 [2] 绿色低碳发展专编 - 绿色低碳发展单独成编 生产流通环节规定全面 消费环节需细化 [3] - 建议系统梳理绿色消费内容 形成完整法律规定体系 [3] 法律责任与体系衔接 - 需完善"过罚相当"机制 区分个人与单位违法情形 避免处罚失衡 [3] - 采用"适度法典化"模式 形成"法典+单行法"双法源格局 [3] - 需协调与民法典 刑法等其他法律的关系 维护体系统一 [3] 立法程序优化 - 坚持开门立法 扩大公众参与 吸纳专业意见提升法律可操作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