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有望让水稻不再“怕热”
新华社·2025-05-01 16:55
核心观点 - 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团队发现水稻耐高温关键基因QT12并解析其调控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期刊[1] - QT12基因通过构建分子级"防火墙"和稳定储藏蛋白与淀粉合成来保障高温环境下稻米品质和产量[1] - 田间试验显示导入QT12的杂交稻品种在武汉、杭州和长沙的产量分别提升49.1%、77.9%和31.2%[2] - 研究成果已与多家企业达成转化协议,将加速育种应用[2] 研究背景 -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高温频发,威胁粮食安全[1] - 培育抗高温水稻品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 研究方法 - 突破传统温室筛选局限,采用田间自然高温环境鉴定耐热种质资源[1] - 进行10余年遗传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QT12[1] 基因机制 - QT12与蛋白复合体NF-Y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防护机制[1] - 同时稳定储藏蛋白与淀粉的合成过程[1] 应用成果 - 在杂交稻品种"华占"中验证QT12可显著提高结实率、单株产量和稻米品质[2] - 实现长江流域不同地区产量31.2%-77.9%的增幅[2] 产业化进展 - 已与国内多家企业达成成果转化开发意向[2] - 将加快分子育种策略的实际应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