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 开放合作 - 无锡通过60余个科创飞地和创新载体如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促进区域协同,激活人工智能创新链 [2] - 雪浪云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开发的工业大模型已应用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支持生物医药领域化学反应条件的高精度自动抽取 [2] - 无锡参与国际会议并搭建合作平台,如法国人工智能产业协同联盟、德国机器人产业协同联盟,同时东南大学无锡分校与法国高校签署人工智能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3] - 未来计划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承接科技溢出效应,推动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建设和产品出海 [3] 金融赋能 - 无锡通过10亿元未来产业天使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构建矩阵,撬动社会资本,如设立首期5亿元的无锡比特淞灵人工智能创业投资基金,重点布局AI机器人、"AI+工业"及AI基础建设 [4] - 尚贤湖数字经济母基金、梁溪科创母基金投资快仓智能、智现未来、超星未来等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4] - 2024年发放"苏科贷""锡科贷"103.16亿元,惠及1680家企业,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产品 [4][5] - 未来将聚焦垂类模型、具身智能领域,强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优化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 [5] 人才保障 - 江南大学与宇树科技共建人形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无锡数据集团联合高校打造人工智能实训基地,目标一年培育1000名"人工智能训练师" [6] - 将人工智能纳入《2024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提供居住、文旅等保障,吸引丁汉院士团队孵化24家企业并带动500多名人才落户 [7] - 计划推动高校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职业院校开设AI运维等专业,定向设立产业创新班 [7] 产业实践与目标 - 无锡从国家传感网示范区发展为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拥有千亿级集成电路集群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1] - 目标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通过生态要素集聚加速进程,包括开放合作、金融支持、人才引育三大核心策略 [1][6][7]
洞察无锡“AI+” | 厚植AI生态“土壤”,“养分”充足吗?
新华财经·2025-05-01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