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烟火丨大安古圩寻“大乌”
广西日报·2025-05-03 10:06
古镇历史与商贸文化 - 大安镇为广西三大古镇之一,拥有400年商道历史,古称"大乌圩",因江畔巨乌桕树得名,后因水流稳定更名"大安"[1] - 清代道光年间记载显示,古镇因水陆交通便利成为商贸重镇,"当往来徙马舟车,络绎辐辏"[1] - 现存康熙年间列圣宫、道光年间大安石桥及粤东会馆等古建筑,见证明末清初"富甲一方"的商贸传奇[3] 传统手工业与非遗传承 - 肖记烧鸭店采用本地米糠养殖120天的3公斤土鸭,经五代传承的非遗技艺制作,需40分钟荔枝木烤制[1] - 烧鸭技艺由粤商引入,经百年改良成为当地节庆与日常饮食的重要符号,承载物质匮乏期与富足期的情感联结[2] - 当前年轻群体通过短视频传播古镇非遗文化,将其定义为"活着的古镇"[4] 圩日经济与消费特征 - 农历"二五八"为传统圩日,保留农具、草药、桂圆等农产品交易,熟人社交构成核心消费场景[2] - 消费行为呈现情感附加值,如草药摊主主动赠送陈皮,杂货店主向社区干部递茶等非商业互动[3] - 尽管网购普及,当地仍维持线下圩日消费习惯,偏好带露蔬菜等新鲜商品及老街社交场景[3] 文旅融合业态 - 古镇融合建筑遗产(粤东会馆)、饮食文化(烧鸭)、自然景观(古榕树)三大文旅要素[3][4] - 古码头石阶货船痕迹、老茶馆民国商号刻字等细节构成沉浸式历史体验[4] - 圩日人潮与日常静谧形成反差,塑造"烟火气"与"慢生活"并存的旅游吸引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