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绕过关税,美国人“打飞的”来中国扫货
中国新闻网·2025-05-03 20:23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自5月2日起终止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中国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改为征收货值120%或100美元的关税[1][3] - 政策调整导致跨境电商平台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例如18.47美元的连衣裙在缴纳26.21美元进口费后价格飙升至44.68美元,涨幅超140%[3] - 部分商品价格涨幅更为显著,希音平台部分商品价格暴涨约377%[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美国消费者赴华购物热情高涨,出现"反向代购"现象,部分人甚至携带空行李箱来华采购[1][5] - 2025年4月前半月,来华美国游客通过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倍[6] - 美国消费者青睐中国本土品牌产品,包括电视机、手机、洗发水等,义乌小商品、杭州服装、深圳电子配件成为热门采购目标[10]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中国商品因"价格亲民"和品质优势受到美国消费者认可,形成"运费涨得越凶,中国货卖得越疯"的市场现象[10] - 美国社交媒体出现大量关于赴华购物的讨论,消费者抱怨通货膨胀和替代品价格过高,寻求代购渠道[8] - 专家认为该现象反映美国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升级,同时显示关税政策对消费行为的结构性影响[10] 跨境电商表现 - 希音和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商品价格受关税政策影响显著[3] - 尽管价格上涨,平台商品仍保持较强吸引力,推动"反向代购"热潮[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