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背景 - 黄会林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91岁高龄仍耕耘在讲坛上[5] - 她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坚守高炮阵地的女兵,部队评选的100名人民功臣中唯一的女兵[7][8] - 她是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引领中国戏剧影视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标杆性人物[5] 教育创新 - 1980年代首创让学生毕业考试交剧本的教学改革,引发学生创作热情,一个年级提交六七十个剧本[10] - 1986年发起成立新时期首个高校学生戏剧团"北国剧社",登上中国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舞台并获曹禺高度评价[12][14] - 北国剧社演出时500座讲堂挤进800人,舞台走道窗台都是观众,影响延续至今[10][14][17] 学科建设 - 1992年临危受命创办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学影视学科,从零起步三年实现三大跨越:建立硕士点、本科专业和博士点[22] - 1993年牵头创办我国第一个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国家级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3] - 首届大学生电影节资金来源于方便面企业赞助15万元,克服经费困难延续至今已32届[23][25] 文化传播 - 2010年组织发起"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15年来邀请1100多位外国青年来华拍摄作品传播海外[26][28] - 提出中国文化应成为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并立的"第三极文化"理念,主张中国文化要立起来、走出去[5][28] - 认为电影语言是世界的而语法是民族的,致力于传播真善美的中国文化[26] 教学理念 - 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理念,67年如一日关注每个青年成长[29] - 1964年曾带领女学生为贫困新生手工缝制被褥,体现师者父母心[30] - 对学生要求严格,亲自逐字修改论文,被学生称为"世界第一编辑"[32] - 希望学生"超过我",91岁仍坚持给一年级博士生上课[33][35]
先生丨 黄会林:传薪火 励来者
央广网·2025-05-04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