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经典向新行|从草木山河到缤纷华彩 植物染色中的中国色彩美学
央视网·2025-05-05 00:40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具有鲜明文化特征,传统植物染技艺传承千年,如今正通过科学方法实现传承与应用,在多领域展现魅力 [1][7][11] 传统植物染技艺 - 非遗项目“传统植物染料染色”代表性传承人黄荣华教学徒用植物染色,第一步采花摘草,不同植物采摘时间影响颜色 [1][3] - 第二步剪切洗净、煮水过滤,不同植物煮的时间和火候影响染色效果,如黄栌要煮三遍 [3][5] - 浸染环节时间精确到秒,温度、浓度等靠双手感知,手艺人不戴手套感受温度、浓稠和酸碱度 [5] 传统植物染技艺传承 - 传统染色技艺在我国传承数千年,西周有专职“染人”,秦朝设“染色司”,唐宋设“司染署”“染院”,明清设“蓝靛所”,古籍均有记载 [7] - 黄荣华自幼学习植物染,坚持通过植物染在丝、棉、麻等材质上还原古籍和文物上的经典色彩,如参考《红楼梦》染“雨过天青” [7][9] 中国传统色传承与应用 - 中国传统色是先民对宇宙观察的结果,具有自然感,要用科学方法让其与现代色彩科学语言对接,应用到不同领域 [11] - 今年3月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传统色应用色卡》,首批收录216个常用传统色彩,经植物染工艺验证,结合专家考证,量化相关指标 [12] - 中国传统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外饰和内饰设计,用化学方式模拟天然颜色可降低成本 [14] - 中国传统色装点中国人精神世界,在影视作品、舞台、银幕等展现魅力,如《千里江山图》色彩走上舞台、走进银幕,《卧虎藏龙》《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传统色魅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