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超低速行驶的“龟速车”影响通行效率、易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多地交警采取多种举措治理,同时建议从驾驶员培训考试和细化规则制定等方面综合治理“龟速车”行为 [1][16][19][31] 龟速行驶现象及影响 - 龟速行驶指在道路通行条件良好尤其是有最低限速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在周末、节假日交通流量大时影响通行效率,今年五一假期引发网友吐槽 [1] - 龟速行驶易造成局部道路交通拥堵,在车流量大时段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交通堵塞 [6] - 车辆在高速公路低速行驶,会给自身埋下安全隐患,也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驾驶人难以精准判断前方车辆状态和车速 [16] - 龟速行驶车辆驾驶人有分心驾驶行为时,自身有追尾前车风险,还会不自觉偏移车道,对后车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18] - 超低速行驶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增加路段车辆平均行程时间,车辆行驶速度每降低10千米/小时,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约15% [30] 龟速行驶情形及原因 - 超低速行驶包括车辆违反最低限速规定和行驶速度与车流行驶速度不匹配两种情形,部分驾驶人因分心导致龟速驾驶 [8] - 驾驶人分心驾驶原因包括想问题、接电话吵架、开车浏览手机等 [11][13] - 驾驶人自身认知误区,如误认为低速行驶更安全、低于最低限速不属于违法行为,新手驾驶人在最左侧快速车道低速行驶增加冲突风险 [32] - 车辆性能状况问题,如老旧车辆动力性能差、车辆故障、燃油或电量不足等导致超低速行驶 [32] 交警治理举措 - 多地交警通过无人机巡逻、电子屏幕提醒等方式,提示驾驶人保持安全车速行驶 [19] - 五一假期多地交管部门利用收费站、服务区、电子显示屏滚动发布超低速行驶预警提醒,运用无人机巡逻发现提醒超低速车辆 [20] - 四川成都交警启用“龟速车”治理系统,通过AI智能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最快30秒锁定违规车辆,在高、快速路段实地测试 [22] - 成都交警将卡口视频数据与道路交通流量数据融合分析,筛选出车速明显低于道路限速和平均车速且多次被其他车辆超越的车辆认定为“龟速车”,完成认定后通过LED诱导屏实时提醒,一周内多次被判定的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提示短信 [24][26] - 成都交警对“龟速车”进行视频回溯,核实驾驶人有无分心驾驶行为,属实则通过属地分局调查传唤并处罚 [28] 治理建议 - 治理“龟速车”要从驾驶员培训考试环节着手,加强对最低限速、分车道限速的培训和考核,加强驾驶人对速度的认知 [34] - 相关部门可尝试制定更细化的处罚标准,针对有明确最低限速规定的道路,以低于最低时速10%、20%、50%作为不同分级处罚标准,对造成道路拥堵的予以记分处罚 [34]
慢不一定就安全!“龟速车”拦路引吐槽 应该怎么治理?
央视新闻·2025-05-05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