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材料概述 - 多孔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耐酸碱腐蚀、气液渗透性好及孔结构可调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储能、吸附、催化领域 [1] - 根据孔径分为微孔(<2nm)、介孔(2-50nm)和大孔(>50nm)三类,不同孔径结构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2] - 原料来源分化为两类:低品位煤炭、废塑料等低成本原料用于普通多孔碳;高价特制原料用于高级多孔碳如碳分子筛、多孔炭纤维 [1][10] 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 - 2024年全球多孔碳市场规模达46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5%,主要受新能源、环保等领域需求驱动 [1][6] - 亚洲为最大消费市场占比40%,北美占比30%,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是核心消费区域 [8] - 中国电力储能装机规模达137.9吉瓦(占全球37.1%),新型储能装机78.3吉瓦(占全球47%),增速连续三年超100% [14] 制备方法与技术特点 - 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活化法(操作简便但孔道不均)、模板法(孔道有序可调)、溶胶-凝胶法(需辅助模板防坍塌) [4] - 多孔碳在储能领域优势显著:微孔提供高电容,中孔/大孔增强离子传输,成本低且循环稳定性强 [14] 产业链与上游供应 - 上游原材料依赖煤炭和石油资源,2024年中国原油产量2.13亿吨(+386万吨),原煤产量47.81亿吨(+5845万吨) [12] - 产业链分化明显:普通多孔碳利用废弃物,高端产品采用特制原料如碳分子筛 [10] 下游应用领域 - 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主导新型储能,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达4200mAh/g(石墨仅372mAh/g),多孔碳作为CVD法硅碳骨架需求增长 [19] - 催化领域:多孔碳载体可防止催化剂团聚,2024年中国催化剂市场规模563亿元(2018-2023年CAGR 6.31%) [21] - 吸附领域:用于CO2捕集、水处理等,孔结构实现分子选择性吸附 [23] 行业发展趋势 - 产业化进程加速,未来方向为低消耗/低污染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1][24] - 硅基负极出货量从2019年0.4万吨增至2024年7万吨,带动多孔碳需求 [19]
研判2025!中国多孔碳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多孔碳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图]
产业信息网·2025-05-05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