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 大活力丨600年历史的老街 如何圈粉年轻人?一起“种草”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5-05 13:20
昙华林街区文旅消费 - 昙华林小镇假期前三天日均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较平日翻数倍且以年轻人为主[1] - 山顶小火车采用绿皮车厢与宋代银票车票设计,可远眺黄鹤楼等地标,成为核心体验项目[5] - 特色市集涵盖文创、非遗手作及美食,非遗漆扇制作、吹糖人等互动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6] - 老字号创新推出樱花主题糕点及特色文创,明信片、冰箱贴等单品日销超万件[8] 历史建筑活化与业态升级 - 街区保留50余处中西合璧历史建筑,经2005年起修缮后转型为街头博物馆、艺术中心等[10][12] - 武昌城史馆结合科技手段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步引入山顶烧烤、民宿及咖啡店等新业态[12][14] 全国文旅融合创新案例 - 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13万人次游客,70%为省外客群,联动景区推出门票半价活动[14][16] - 淄博改造文商旅综合体,整合非遗工坊、老字号餐饮与文创零售形成沉浸式消费场景[18] - 长兴县紫笋啤酒通过景区摊位+民宿渠道日销300瓶,成为地方特色消费新名片[20] - 佛山顺德"水乡市集"聚集20个非遗与美食摊位,苏州文博市集展出50余家场馆千款文创产品[22][24] 行业消费趋势 - "文旅+"模式推动五一景区门票异地交易额同比增长15%,搜索热度同比上升160%[14] - 音乐节、市集等新体验串联餐饮住宿产业链,延长消费时段并释放假日经济活力[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