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秸秆地何以成为放牧场?
人民日报·2025-05-05 15:09
农业经营模式创新 - 祁连山草原地区牧民采用"借牧"模式 每年10月将牛羊迁移至周边农区利用秸秆地接羔育肥 次年3月返回高山草原 实现牧户饲料供应稳定与农户租金收入增加的双赢局面[1] - 该创新模式有效解决草畜矛盾与秸秆处置问题 通过种养结合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 显著提升生态效益与资源利用效率[1] - 经营组织创新成为农业改革关键抓手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1] 区域实践案例 - 安徽淮南首创"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 由村集体集中耕地交付第三方统一经营 保障农民保底收益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2] - 江苏盐城亭湖区推行"小田变大田"改革 在承包权不变前提下实现经营权连片整合 形成"集碎为整、一户或多户一田"格局 强化粮食安全与农户权益保障[2] - 各地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统筹产业发展与务工就业 类似创新模式正持续释放乡村经济新活力[2] 制度保障体系 - 甘肃青海为保障"借牧"有序运行 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管理服务体系 涵盖规范租赁合同 基础设施协调 矛盾纠纷化解及兽医团队配备等全方位支持[3] - 农业经营创新需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底线 同步推进市场化机制与配套制度建设 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锻长板与补短板结合[3] -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通过强化资源禀赋对接与发展阶段适配 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制度 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