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弘则固收叶青:信用风险、利差的三个周期底部
快讯·2025-05-06 07:29

中国市场信用风险三重底部 - 性价比底:2024年下半年信用利差与LPR利差比值跌破50%,资本利得预期消失,银行和保险等配置机构转向长端利率债,导致信用债市场剧烈调整,信用利差/LPR利差未回到历史低位 [1] - 政策底:2024年9月化债政策转向完成,强调城投转型而非化债,未来3年隐性债务置换接近尾声,政策边际力量减弱,信用风险平抑因子消退 [2] - 债务周期底:全球债务危机下中国信用风险定价处于历史底部,但外需收缩和城投转型压力导致尾部风险实际提升,市场定价与周期不对称 [2][4] 信用债市场动态 - 机构行为驱动调整:银行和保险因性价比失衡扎堆利率债,加剧信用市场分化,凸显信用利差性价比严重不足 [1] - 城投转型焦点:东部发达省份化债完成案例增多,但尾部城投收支平衡问题突出,转型推进加剧尾部主体信用风险 [2][4] 全球债务周期与中国定位 - 中国信用定价不足: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依赖外需的产业面临冲击,相比其他新兴市场性价比严重不足,尾部风险被低估 [4] - CDS数据对比:图表显示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信用风险定价差异,当前周期下中国信用风险被低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