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目标与规模 - 力争2025年航天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2][3] - 2030年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2][3] - 培育百亿级企业2至3家、50亿级企业3至5家、10亿级企业10家以上 [2][3] - 打造商业航天创新发展新高地 [2][3] 产业空间布局 - 构建“双核引领、多地协同”的空间布局 [5][8][9] - “双核”指成都都市圈和凉山州,“多地”包括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自贡、遂宁、内江等地 [8][9] - 成都都市圈重点布局火箭、卫星、终端设备、地面系统和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卫星应用 [1][2][9] - 凉山州重点布局火箭卫星总装总测及商业发射 [1][2][9] - 绵阳市重点布局火箭、发动机制造及卫星应用等 [1][2][9] - 自贡市、泸州市重点布局航天防务装备生产制造及航天材料、火工品 [3] - 遂宁市、内江市重点布局卫星管控、卫星数据测控和信息数据处理应用 [3] 核心发展任务 - 提升商业航天发射能力,规划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按照“四区一配套”布局 [5][7] - 增强创新动能,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个以上 [5] - 夯实产业基础,通过内培外引壮大经营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建强产业链条 [5][6] - 拓展应用场景,形成3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建设大局 [5][6] 发展基础与优势 - 四川是国家布局的航天战略基地,拥有国家发射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良好发射条件、全产业链体系和战略腹地区位 [4] - 在火箭批量生产、卫星载荷研制、卫星测运控等方面拥有实力雄厚的“国家队” [4] - 已吸引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国内头部商业火箭公司落地,并取得新成果(如谷神星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点火试验) [4] -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商业航天,并将其列为增强发展能级的新赛道 [4]
四川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5年行动计划发布 布局星、箭、场产业链和聚集区 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
四川日报·2025-05-06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