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效应”冲击澳加选举
新华社·2025-05-06 23:13

选举结果与政治倾向 - 澳大利亚反对党联盟党领袖达顿和加拿大保守党领袖普瓦列夫尔均持保守立场,前者被视为"澳版特朗普",后者主张削减公共广播机构资金和对外援助 [1] - 两人政党在竞选初期一度领先,但在美国宣布征收"对等关税"政策后最终败选 [1] - 澳大利亚工党在选举中取得意外大胜,未出现预期的"达顿奇迹"或"黑天鹅"事件 [3] 美国政策影响 - 美国现行政策如同"背景音乐"影响澳大利亚选民对联盟党的看法,有联盟党议员坦言美国政策"彻底击败了联盟党" [1] - 60%澳大利亚人认为特朗普当选对澳不利(去年11月为40%),三分之一澳人因特朗普胜选更不愿投票给达顿 [2] - 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引发西方国家民意转变,中左翼政党和开放型经济主张重新获得活力 [3] 选民态度与经济因素 - 达顿提出削减4万个公共部门岗位,让选民联想到美国政府裁员行动,其任命戴"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官员引发争议 [2] - 澳大利亚作为贸易大国,反全球化在当地缺少市场,开放型经济让民众受益 [3] - 《纽约时报》评论美国贸易壁垒政策危及澳大利亚依赖出口的经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