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5-05-07 07:51
乡村振兴战略监督机制 - 聚焦"关键少数"压实责任 通过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重点监督乡村振兴政策执行 资金使用 项目推进等关键环节 对"三重一大"事项常态化跟进监督 开展乡镇政治生态分析 形成廉政风险清单并约谈下级"一把手" [1] - 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 开展职务犯罪典型案件庭审旁听活动 针对有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廉政教育 [1]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措施 - 深化落实"四定一监督"工作机制 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 强化职能部门服务与监管 有效规范财权 整顿物权 约束事权 [2] - 建立农村小额工程项目"四公开一对比"监督机制 公开建设方案 施工过程 验收结算和党群监督岗位 对比建设成效 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2] - 制定《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指引》 细化6大类45项农村小微权力 推动村级事务"掌上"公开 2024年监督推动党务村务公开和公示1.75万条次 [2] 监督效能提升举措 - 实行片区协作机制 将全县划分为五个协作片区 开展联动监督 联合研判和联合办案 2024年查处群众身边问题292个 完善制度140项 [3] - 完成对村(社区)巡察全覆盖 运用专项巡察和乡村一体巡察等方式 聚焦乡村振兴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3] - 整合村级监督力量 打造村级监督队伍 2024年收集并解决问题200余个 延伸监督触角至基层末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