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提升行动 - 加强企业吸纳就业政策支持,落实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社会保障、就业补贴等政策,研究出台支持平台经济吸纳就业指导意见[2] - 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作用,组织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2] -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全年组织直播带岗不少于200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2000场[3] - 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实行"一企一策"用工保障,构建全周期用工保障体系[4] 助企暖企护航行动 - 推动企业年金扩面发展,依托人才年金试点、企业年金联盟助力企业留住人才[5] - 适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6] - 提升社保经办服务便捷性,实现社保经办"前台一体申报、后台并联处理、信息集成共享"机制,深化社保经办大厅智能化办事水平[7] 人才保障创新行动 -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先进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发展[6] - 打造"全链式"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深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网上办、掌上办、跨省办、就近办"[7] - 发挥"三项人才服务目录"作用,将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增加到160项,建立《北京高水平技能人才专业评价目录》[7] - 推动职称评审改革,增设低空技术等新兴领域职称评审专业,向更多用人主体下放职称评审权[8] - 开展"技能服务包"支持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8] -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升级国际博士后引进计划,加大外籍博士后招收力度[9] 检查监管规范行动 - 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全市共建成150家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站[10] - 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加快调解仲裁工作数智化建设,扩大争议速裁范围[10] - 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现监管"无处不在,无事不扰",落实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11] 人社服务升级行动 - 全面提升人社服务效能,拓展12333"热线+办事"服务功能,扩大"网上办""掌上办"业务范围[13] - 加强人社政策解读,发挥"北京人社政策直通车""北京人社直播间"等宣传品牌优势[14] 区域创新协作行动 - 提升区域社保经办服务协同水平,完善京津冀三地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专区服务内容[15] - 构建互融互通的人才发展生态,探索开展京津冀联合职称评审,举办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活动[15] - 深化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建立京津冀区域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15]
北京:推动企业年金扩面发展,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央视网·2025-05-07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