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市场发展概况 - 2021年上交所率先开展科创债试点,四年后市场规模已达万亿元,服务千百家科创企业 [1] - 截至2025年3月末,上交所科创债基准做市券共146只/3486亿元,占全部基准做市信用债总规模57.8% [5] - 2022-2024年科创债年均增长率约75%,累计近300家企业发行规模超万亿元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从产品体系和配套机制两方面支持科创债发行 [1] - 上交所发布《通知》,扩大发行主体至五类(新增金融机构),要求70%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2] - 明确城投企业不得利用科创债新增融资,确保"科技"含量 [2] - 审核时限缩短至10-15个工作日,建立"绿色通道"机制 [4] 发行主体与资金用途 - 发行主体涵盖科创企业类(如中国航天科技)、科创升级类(如河钢集团)、科创投资类(如深创投)、科创孵化类(如张江高科)及新增金融机构 [2][3] - 科创企业类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设备采购,科创升级类用于技术产业化,科创投资类用于投资各阶段科创企业,科创孵化类用于园区建设 [3] - 私募股权机构可通过科创债募资设立基金,实现"以募促投" [7] 产品特征与市场表现 - 发行期限以3-10年中长期为主,占全市场科创类债券总规模60% [4] - 上海国投发行15年期50亿元科创债,利率2.1%,投向集成电路等三大先导产业 [4] - 做市机制优化后,科创债信用利差持续压缩,流动性提升 [5] 市场参与动态 - 约10家证券公司拟发行超160亿元科创债 [6] - 招商证券等多机构已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准备发行 [6]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计划通过科创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7] 未来发展方向 - 上交所将持续完善市场生态,覆盖更多科技企业 [7] - 深化产品创新,推动支持措施落地服务国家创新战略 [7]
以K标识、实际形成单独板块!上交所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创债融资制度
证券时报网·2025-05-07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