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市“科技板”引增量资金 推动投融资良性循环
证券时报网·2025-05-07 20:32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细则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配套推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以降低融资成本 [1] - 上海、深圳、北京交易所同步补充实施细则 [1] 市场响应与规模 - 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1] - 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全球第二),为科技创新提供增量资金 [2] 制度创新设计 - 允许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创新含权结构、缴款及付息条款 [2] - 简化信息披露规则,可约定豁免披露事项 [2] - 建立以技术价值为核心的评级方法,突破传统资产规模限制 [2] 科技创新债券的投融资匹配 投资者参与机制 - 鼓励金融机构、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投资 [3] - 推动创设与科技创新债券指数挂钩的产品 [3] - 优化做市机制并纳入科技金融服务评估 [3] 重点支持领域 - 覆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技术等国家战略科技产业 [4] - 重点支持成熟期和成长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 [4] 股权投资机构参与 政策突破 - 首次允许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债券(如8-10年期) [4] - 缓解"短债长投"矛盾,增强硬科技项目投资能力 [4] 生态优化 - 促进头部私募股权机构发债,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4] - 减少对政府性资金的依赖,提升投资效率 [4] 信用增进与风险分担 增信工具创新 - 央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 [6] - 结合"第二支箭"担保增信,降低民营科技企业发债门槛 [6] 政策持续优化方向 - 证监会将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并完善增信支持 [6] - 建议扩大政府担保覆盖至贴息、税收优惠 [7] - 推动建立全国性科创信用评级体系及资产证券化(AB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