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送暖 沙燕满天
人民日报·2025-05-08 07:00
风筝行业现状 - 北京太阳宫公园内放风筝活动活跃,风筝品类丰富包括筒子状灯笼风筝、串状龙风筝、平面葫芦风筝等 [1] - 沙燕风筝作为北京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做工细腻、绘制精美著称,传承人吕铁智专注该技艺40余年 [1] - 沙燕风筝形态相似但寓意多样,例如蝙蝠图案象征福到眼前,红色蝙蝠寓意洪福齐天 [1] 传统制作工艺 - 沙燕风筝传统技法包含扎、糊、绘、放四个步骤,扎骨架需使用一年陈竹并烤制5个部件严丝合缝 [2] - 现代材料逐渐应用但比例和弧度仍需遵循传统标准 [2] - 试飞环节要求风筝飞得好看,是制作流程的关键验收步骤 [2] 非遗创新与商业化 - 传承人缪伯刚在大观园开设风筝手工坊,推出沙燕元素文创产品如摆件、书签、扑克等,吸引年轻消费者 [4] - 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元素融入沙燕风筝设计,结合大观园红楼文化提升产品吸引力 [4] - 开展风筝研学体验活动,学员可线上报名学习扎骨架、绘图案等非遗技艺,实现沉浸式参与 [4] 文化传承模式 - 非遗传承强调实践参与,缪伯刚通过亲子制作经历激发兴趣并延续技艺 [4] - 手工坊通过游客互动体验扩大非遗影响力,形成文化传播与商业转化的双重效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