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起书法班,街舞老师请进村
人民日报·2025-05-08 07:00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开展县域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试点建设,通过文化设施互通、资源融通、服务贯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1] - 试点工作包括挖掘1100余名乡土文化人才组建42个文化社团,发放10969份调查问卷精准配送服务,新增4300余平方米场馆空间[1][2][3][4] 乡土文化人才资源开发 - 镇坪县钟宝镇建立30余人的乡土文化能人库,涵盖吹弹乐器、书法演讲等多领域,如彭长明开设社区书法班服务儿童及老年人[2] - 通过摸底建档、培训展演等措施激活本土人才,实现"村民服务村民"模式,弥补乡村文化服务人才缺口[2] 需求导向型服务配送机制 - 建立"点单配送"项目清单,2024年配送艺术培训、文艺演出等服务185场次覆盖5万余人次,如街舞、旗袍秀等课程直达村级[3] - 构建"需求采集—服务供给—评价反馈—项目调整"闭环机制,实现从"我送你接"到"你需我送"的服务转型[3] 三级服务体系与空间优化 - 形成县级总中心、7个镇级分中心、26个村(社区)联合子中心的三级网络,实现文化资源全域共享[3] - 整合35间闲置办公用房和2所闲置校舍,新增4300余平方米文化场馆,提升阵地服务效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