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构建“一核两带多节点”创新格局,深化“616”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2025-05-08 09:20

南通市经济与产业概况 - 南通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421.9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领跑全省,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906.8亿元(增速6.9%),第三产业增加值5983.0亿元(增速5.7%)[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专用设备、化学纤维、电气机械行业分别增长14.4%、14.1%和11.7%,十大重点行业合计贡献6.6个百分点增长[5] - 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产值增长8.5%,贡献规上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纺织增长12.6%,船舶海工突破2000亿元规模(增长9.8%),新材料增长7.5%[5][12] 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重点企业 - "616"产业体系包含六大千亿级集群(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和十六条优势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格局[1][12] - 代表企业:通富微电(光伏储能)、中天科技(海洋工程)、招商重工(船舶制造)、林洋能源(光伏开发)、中国天楹(新能源环保)等21家上市公司[1][22] - 创新体系以"龙头企业+产业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平台"三位一体,85%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沿江科创带[19][21] 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 - 政策支持: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通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等7项专项政策,目标到2027年形成1000亿元通用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11] - 空间布局:"一主一副、两带四组团"结构,主城区为创新核心,通州湾聚焦海洋经济,沿江沿海双带联动[17][19] - 未来产业:规划20平方公里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发展氢能储能、空天信息、碳化硅半导体等前沿领域[25][26] 区域协同与转型升级 - 产业协同:70%规上企业与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90%新项目嵌入上海苏南产业链,形成"研发在上海、转化在南通"模式[7] - 数字化转型:新增省智能工厂17家、智能车间95个,目标2027年两化融合水平达75%,建设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8][28] - 绿色转型:推进如东海上风电母港建设,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打造零碳园区[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