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管理规范 - 《规则》厘清各级政府部门及运营机构职责界面 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全流程管控 包括事前需求论证及风险防控 事中规范开展与关键记录 事后应急处置与监督评估 [1] - 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需提出需求并分析论证 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后报审实施 相关参数应合理确定 [1] - 新品种设立需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 结算试运行 正式运行 指导各地市场建设规范有序 [1] 市场建设特点 - 《规则》充分考虑各地区资源配置需求及市场发展进程 因地制宜制定贴合地区实际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2] - 推动跨省跨区交易双方公平合理承担和获得送受两端辅助服务费用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2] - 将储能企业 虚拟电厂 智能微电网 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市场 激发用户侧灵活调节潜力 [2] 市场品种创新 - 在当前常规调峰 调频 备用市场基础上 首次明确在爬坡辅助服务品种中引入市场机制 [2] - 爬坡服务费用根据中标容量 中标时间 出清价格等要素计算 [2] - 指导各地区拓展丰富市场品种 优化调节资源配置方式 [2] 市场衔接机制 - 延续此前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文件确定的原则 根据现货运行情况确定费用传导方式及分担主体 [3] - 按照《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要求进行辅助服务信息管理 确保信息披露一致规范 [3] - 增加调频 备用 爬坡品种与现货出清衔接 具备条件时推动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 [3] 风险防控体系 - 首次提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供需风险 市场力风险 价格异常风险 技术支持系统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等 [3] - 要求进行风险预警 编制处置预案 风险发生时进行应急处置并报告相关部门 [3] 市场监管措施 - 通过加强流程控制 披露过程参数 做好监测预警 定期总结报告 明确监管职责等方式强化市场监管 [3] - 确保市场运行公平 透明 规范 保障市场成员合法权益 [3]
构建统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 保安全、促消纳、助转型
中国电力报·2025-05-08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