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发展历程 - 高州荔枝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靠天吃饭"阶段,白蜡、白糖罂等品种满山遍野但收益低[9][10] -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春风带来发展机遇,荔枝田头价可达5-6元高价[25] - 1998年承包200亩失管林时收购价不足两元,果农砍树当柴烧[32] - 2008年成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点,进行五年"外科手术式"改造[37][38][39] - 2013年成立建和果蔬专业合作社,整合2270亩荔枝资源,每斤利润比散户高出1-2元[45][48] - 2017年开始尝试电商销售,2022年成立粤山水农业科技公司,电商渠道占比超七成[64][67][6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采用"修剪整形"技术改善荔枝树生长条件,将树冠截断、拉开行距[34] - 嫁接妃子笑、白糖罂等高附加值品种[36] - 果园引入智能风吸式杀虫灯、水肥一体化设施等现代农业科技[78][80] - 电商仓库配备自动化分拣线,自建冷库保证48小时鲜达[66][79] - 制定企业标准,开发彩色包装箱、荔枝礼盒配古风文创书签等产品[68]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采用"12221"市场体系破解丰年果贱难题[59] - 通过朋友圈营销、直播设备展示果树生长过程[65][74] - 将荔枝与文化结合,开发荔枝主题服务区、采摘园、民宿等农文旅项目[88][89] - 举办2025高州荔枝产销对接大会,邀请采购商体验从枝头到舌尖全过程[91] 产业带动效应 - 带动根子镇周边地区荔枝园管理和改良,显著提升产量和品质[42] - 免费培训果农十年,培训对象从五六十岁老人扩展到40%年轻人[56][57] - 荔枝产业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支柱,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61][62]
荔枝重生记:爷爷种、爸爸改、90后儿子将其卖成顶流丨荔乡三代人
南方农村报·2025-05-08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