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解读|“1+N”规则体系再添关键支撑
中国电力报·2025-05-08 13:45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核心观点 - 《规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制度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化方式优化调节资源配置,为各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纲领性指导 [1] - 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激励发电、售电、电力用户及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 [2] - 《规则》推动省级与区域市场深度融合,构建全国统一辅助服务市场,并支持"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大规模增长的需求 [2] 市场体系建设意义 - 奠定法制与政策基础:严格依据《能源法》《电力法》,界定电力辅助服务概念及范畴,遵循"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 [3] - 拓宽市场主体范围:纳入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等新型经营主体,统一规范准入与退出流程 [3] - 细化市场设立指导:从技术规范、需求分析、实施细则编制到新品种设立流程提供全面框架,确保规则统一性与完备性 [3] 市场机制设计亮点 - 补偿分摊机制:价格由市场形成,明确调峰、调频、备用和爬坡费用产生机制,按"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传导分摊费用 [4] - 市场衔接融合:规范辅助服务市场与电能量市场在注册、交易时序、出清等环节的衔接,因地制宜推进有序发展 [4] - 计量与结算规范:明确结算方式,要求电网企业、调度机构等公开透明处理费用计算与结算依据 [4] 风险防控与安全保障 - 明确市场风险类型,规范运营机构的风险预警及处置预案制定流程,要求调度机构按安全第一原则应急处置并记录上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