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和胡塞武装“握手言和”,专家:或转向伊核协议谈判
新京报·2025-05-08 21:11

中东局势转折 - 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同意停止互相攻击,确保红海及曼德海峡航行自由[1][2] - 胡塞武装明确表示停火协议不适用于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1][9] - 停火协议达成前,美以联合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发动密集空袭,包括萨那国际机场等战略要地[1][3] 胡塞武装控制力与冲突背景 - 胡塞武装控制也门约三分之一领土和70%-80%人口,占据萨那和红海重要港口城市荷台达[3] - 控制区涵盖也门约三分之二红海沿岸,辐射至战略要地曼德海峡[3] -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后,胡塞武装多次袭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2024年初美英联合军事行动回击[3] 美国军事行动与损耗 - 3月15日以来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超800次空袭,部署两个航母作战编队[3] - 军事行动中损失7架MQ-9无人机(总价值超2亿美元)和1架F/A-18E战机(价值6000万美元)[4] - 空袭未能削弱胡塞武装袭击能力,反而激化其对抗姿态[4] 美伊核谈判动态 - 停火协议或为美国转向美伊核谈判创造条件,旨在向伊朗释放缓和信号[5][6] - 美伊已进行三轮间接谈判,原定5月第四轮会谈因"后勤问题"推迟[7]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打击胡塞武装间接施压伊朗,但伊朗未退让[6] 以色列的孤立立场 - 以色列未被提前告知停火协议,美以战略目标存在分歧:美国寻求控局,以色列意图搅局[8][9] - 胡塞武装明确将继续攻击以色列,停火协议不涵盖以方[9][10] - 以色列近期对胡塞武装关键设施发动报复性打击,包括荷台达港和萨那国际机场[8] 地区战略差异 - 美国打击胡塞武装旨在施压伊朗,以色列则希望破坏美伊对话[9] - 胡塞武装将攻击以色列作为扩大地区影响力的手段[10]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反对美伊核协议,与特朗普表态形成对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