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服务下沉与基层覆盖 - 四川省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截至2024年底中医药年服务人次超过2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51.7% [5] - 丹棱县已打造7个村级中医阁,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覆盖全县90%的村卫生室 [5] - 全省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中医馆,98.8%村卫生室和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7] 中医医疗体系建设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 [6] - 截至2024年底全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达365家,92.16%县级中医医院为二级甲等及以上 [7] - 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院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区已投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新院区2024年启用 [6]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 优化基层高级职称评定政策,如宜宾市屏山县中医医院医生通过新规获基层主任中医师职称 [8] - 开展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97.2%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8] - 2024年培训550余名县级师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人员,督导15个县(市、区)基层培训 [10] 中医特色专科发展 - 天全县中医医院以陈氏骨科为特色,年门急诊量超62万人次 [9] - 四川省80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名单,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9] - 支持79个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2个特色专科+1个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10] 优质资源下沉与帮扶 - 2024年组织100个省级、1012个市级中医专家团队及1.2万余名县乡医师下基层 [11]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医联体,设60个基层名中医工作站 [11] -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通过5G远程诊疗系统联动9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分级诊疗 [11]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 "十四五"期间推广10类55项适宜技术,培训基层人员33万余人次 [10] - 截至2024年底,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6类10项以上适宜技术 [10] - 超96%村卫生室和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开展4类6项以上适宜技术 [10]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51.7% 四川搭建起“金字塔”式中医医疗体系
四川日报·2025-05-09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