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位88岁的院士为何自称是“失败者”?
环球网资讯·2025-05-09 15:10

药物研发与创新 - 张礼和在国内最早提出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新思路,设计出能精准调控细胞信号的小分子药物,成功研发临床抗癌针剂 [1] - 合成多种核苷类似物及核苷酸糖酯类化合物,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新路径 [1] - 提出"非细胞毒抗肿瘤药"概念,旨在通过细胞信号系统诱导肿瘤细胞逆转而非直接杀死 [2] - 抗肿瘤药物8-氯腺苷在1997年获得临床研究许可,二期临床数据显示52例患者基本无恶化,部分好转 [4] - 因药物代谢问题导致给药方式不便(需每天静脉点滴8小时,持续6天疗程)而主动终止临床试验,放弃800万元技术转让费 [5] 学科发展与研究突破 - 推动化学生物学研究交叉融合,促进我国医药从仿制走向源头创新 [1] - 1987年主持成立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 2000年起推动生物与化学交叉融合,倡导在分子层面为生命科学提供新技术和新理论 [17] - 强调源头创新(First in class)的重要性,主张开辟新赛道而非仅满足于仿制药(Me too)或改良药(Me better) [21] 科研方法与学术贡献 - 坚持"坐冷板凳"的科研态度,提出"要有坐冷板凳的准备,还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 [19] - 发表200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拥有3项重磅专利 [21] - 在美国完成博来霉素A2全合成,制成高纯度样品(年薪1.1万美元) [13] - 化学合成实验水平全校出名,为学校节省外汇支出 [17]